一 、 建立开发环境
1.1 安装jdk
找到jdk安装包,依次安装JDK 和 JRE,注意区分自己的是32位还是64位;
配置环境变量
1) 在控制面板中选取“系统”,打开“系统属性”窗口;
2) 选择“高级”Tab页,点击“环境变量”按钮,在“环境变量”窗口中“新建”一个用户变量:JAVA_HOME,其值设置为JDK的安装目录。
1.2 安装Tomcat应用服务器
找到Tomcat安装包解压,解压目录中不要含有中文和空格。
1.3 设置开发环境
运行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。
1) 选取Window ——> Preferences ,弹出Preferences设置窗口,在其中的左栏树上选取General/Workspace,设置字符集为UTF-8。
2) 选取Window ——> Preferences ,弹出Preferences设置窗口,在其中的左栏树上选取Java/Installed JREs,察看是否设定了JRE,如果没有,则设置你安装的JRE目录,建议选择JDK版本便于进行Debug和源码学习。
3) 选取Window ——> Preferences,弹出Preferences设置窗口,在其中的左栏树上选取Server/Runtimes Environments,选择Tomcat作为Java EE应用服务器,在下一步设定Application Server Directory为TOMCAT_HOME;
4) 在Eclipse的server窗口中,点击Create a new server…,弹出Tomcat设置窗口,选择上一步设置的Tomcat。
5) 在project窗口出现Server节点,打开server.xml,在2个Connector节点添加URIEncoding=”UTF-8”属性,避免中文参数问题。如下图

完毕。
二 、 开发项目
2.1 新建一个动态的Web项目
1) 打开Eclipse,选择菜单FileNew ——> Project ,打开New Project向导窗口;
2) 选择Web/Dynamic Web Project,Next,命名新的动态Web项目名为,Target Runtime为安装的Tomcat;
3) 点击下一步,在Project Facets中配置Dynamic Web Module版本为2.4,完成。
2.2 项目建包
由于该项目是基于mvc设计模式,分为以下四层
entity层,对应的数据库表的实体类。
dao层,主要做数据库的交互工作,连接数据库、操作数据库(增删改查)。
controller层:负责请求转发,接收页面过来的参数,传给service处理,接到返回值,并再次传给页面
Service层:业务逻辑层。
除了上面的四层建4个包,还需要一个 filter包处理过滤器功能,util包,包含一些工具类,比如数据库的处理。
2.3 编写实体类
在创建各种方法和java原本文件时,勾选 Generate method comments选项,对代码做好注释,很有用
建好包之后,在entity层开始建实例类,每个实体类的成员变量和数据库设计相对应。
自动生成get/set方法 、类的构造方法、初始化 以及重写toString():
在java文件内内右键,点击Source就可以看见各种自动生成的选项。
如果有List类型的成员变量,对实体类进行初始化。
cartList = new ArrayList<Cart>(); borrowHistory = new ArrayList<BorrowItem>();
2.4 编写工具类
常见工具类有:
数据库类,完成对数据库的连接,同时提供关闭数据库方法,
数据库编程详见
加密类,对数据加密,比如某需要用户注册的网站,需要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加密传入数据库,
2.3 建立mysql数据库表
按照之前的设计文档,在navicat编写数据库,建表。
可以在表里添加一些数据,作为之后的测试。